3月20日,第二十二屆中國西部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暨中國歐亞國際工業博覽會在西安落下帷幕。與以往不同的是,來自我省59家鋼鐵與裝備制造企業首次抱團參展,并與陜西工業企業進行產品需求對接,共謀發展新平臺。
西部制博會的抱團亮相,背后是兩大產業的融合發展,實質上是二者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的產業鏈合作。
提供有效供給——鋼鐵企業應積極滿足新需求,為裝備制造業邁向中高端提供原料支撐
“一張A4紙厚度僅為0.088毫米,河鋼為海爾生產的面板鋼厚度僅為A4紙的四分之一。”3月17日,西部制博會期間召開的河北省重點鋼鐵和裝備制造企業與陜西工業企業產品需求對接會上,河鋼集團的高端創新產品在市場需求持續低迷情況下,仍受到與會裝備制造企業青睞。
來自陜西的一家裝備制造企業負責人坦言,之前只知道河北是鋼鐵大省,但不了解相關的產品,企業使用了湖北企業的鋼材。
“一邊是普鋼產品大量過剩,一邊是高端裝備用特殊鋼依賴進口,我省鋼鐵結構性矛盾尤為突出。”省工信廳副廳長段潤保認為,我省鋼鐵產品品種涵蓋了裝備制造行業所需鋼材的大部分類別,但裝備制造企業所需的一些特殊鋼材本省暫不生產,個別品種與外省鋼廠在產品質量、性能上尚有一些差距,造成我省一些裝備制造企業采購省外鋼材產品。
省內一家參會企業負責人說,我省裝備制造業所需的某些特殊鋼材,企業還是更習慣從省外采購。因為省內鋼材無法滿足要求,我省一家高端裝備制造企業需要的特種鋼不得不從寶鋼、武鋼購進。
“河北竟然無法滿足本地企業的鋼材需求,是典型的供需錯位。”業內人士分析,我省鋼鐵問題,表面上是產能過剩造成的,實際上是有效產能,即有效供給不足造成的。鋼鐵產能很大,但多是低端的初級產品和技術,不能滿足裝備制造業市場消費需求。
參展的泊頭巨人重工機械有限公司經理姬長鎖告訴記者,裝備制造業特別是高端裝備制造業對原材料性能要求高。鋼鐵生產企業是否將供給與現實需求結合起來,直接關系到其在未來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否占得一席之地。
“能否滿足裝備制造業的用鋼需求,是衡量鋼鐵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對提升我省裝備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段潤保說,鋼鐵行業的供給側改革,實質就是由資源和投資驅動轉變為創新和效率驅動。鋼鐵企業積極提供有效供給,研發裝備制造業所需鋼材品種,搶占“家門口”的裝備制造市場,為裝備制造業邁向中高端提供原料支撐。
實行訂單生產——裝備制造企業要及時發布需求信息,引導鋼鐵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
“直流力矩電機、DD直驅電機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無刷直流直驅力矩電機產品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所用鋼材均為高端產品,希望更多與省內鋼鐵企業合作。”西部制博會上,定興縣宇捷直流力矩電機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東立說,同等條件下,他們會優先采購省內鋼材作為原材料,這樣可以大大降低交易和運輸成本,享受更加便捷的售后服務。
省機械行業協會秘書長閆瑞祥指出,鋼鐵行業與裝備制造業互為上下游產業,兩個行業關聯性強。裝備制造業所需的主要原材料是鋼鐵,而鋼鐵行業需要的生產裝備則需要裝備制造業提供。
2015年,全省裝備制造業規上企業達到4516家,資產總計8342.24億元,裝備制造業已成為我省第一支柱產業。裝備制造業是鋼材消耗最大的產業之一。據省統計局發布的有關數據,2015年末我省裝備制造規上企業已達到4516家,其中絕大多數企業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材料是鋼鐵。
“市場需求倒逼鋼企新品種開發,裝備制造業的個性化需求將為鋼鐵企業轉型升級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閆瑞祥說,采用本地鋼材產品,裝備制造企業要及時發布需求信息,引導鋼鐵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裝備制造與鋼鐵企業建立穩定的供需關系,既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化解鋼鐵產能過剩,有效降低庫存,拉動我省經濟發展。
開拓藍海市場——力求實現兩大產業協同創造,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鋼變材,再到裝備制造……產業鏈條每延伸一節,附加值就會成倍增長。”邢臺科創重工機械有限公司銷售經理郝志紅說,從鋼材到供水系統立式管道泵,再到風力發電軸承制動器等產品,兩大產業協同創造會推進更多供給。
此次報團參展,兩大產業瞄準的不僅僅是西部市場,而是通過西部市場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記者在展會上發現,許多省內鋼鐵與裝備制造企業都在忙著尋找更深層次的產品銷售、聯合研發、材料攻關方面的合作。
抱團合作開拓新市場,進而實現協同創新供給,有望成為省內鋼鐵與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
河北是鋼鐵大省也是裝備制造大省,兩大產業占據著河北工業增加值的半壁江山。鋼鐵工業是重要的原材料工業,與裝備制造業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唐山盛茂鋼鐵有限公司品質管理部負責人張建峰說,鋼鐵與裝備制造的抱團發展,進而建立鋼鐵工業與裝備制造業協同合作推進機制,是促進我省產業創新供給的重要舉措。要抓好鋼鐵與裝備制造產品結構調整和深加工,二者互為支撐,打造更多的鋼鐵與裝備制造產品深加工產業集群。
協同創造帶來的是供需的有效銜接。對全省而言,大力發展裝備制造這個“吃鋼產業”已成為未來的主攻方向,兩大產業的結構調整與現實需求有效結合,著力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將大大提升各自的自主設計水平和系統集成能力。裝備制造業借助于鋼鐵業高端人才和創新技術的輸入,能夠轉型升級為高端裝備制造業。鋼鐵企業聯合裝備制造企業協同研發和攻關,進行關鍵共性領域創新,將會促進鋼鐵產業的轉型升級。
|